2025-02-08 21:32 点击次数:184
#质感创作人#买股票可以加杠杆吗
第18课天下第一楼(节选)
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
学习目标
1. 梳理主要情节,把握文本戏剧冲突。
2. 分析人物形象,理解人物内心。
3. 品味语言,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,并代入情景,有感情地朗读台词。
4. 了解故事背景,深入理解主题。
新知导入
上联:好一座危楼,谁是主人谁是客?
下联:只三间老屋,时宜明月时宜风!
横批: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
这副对联突破表意,直取人生,历经沧桑的可谓感喟,不甘于心的可做呐喊,人生的苍凉、命运的拨弄,尽在其中。
谁知道这副对联的来历?上联是康熙皇帝所题,下联是纪晓岚的属对。被何冀平引进了话剧《天下第一楼》,作为福聚德门面的对联。
展开剩余90%作家简介
何冀平,1951年出生于北京,现居香港。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,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编剧,曾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、香港“六艺”杰出女性。
作家作品
主要作品:话剧《天下第一楼》《甲子园》《德龄与慈禧》,电影《新龙门客栈》《龙门飞甲》《投名状》,京剧《曙色紫禁城》等。1988年,何冀平创作的《天下第一楼》演出后轰动京城,演出场次仅次于《茶馆》,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。
写作背景
1985年何冀平读了一篇外国人记述全聚德的文章,作者竟然称赞烤鸭技师“不压于演奏巴赫乐曲的音乐家和山水画家”,这引起了她的很大兴趣,此后便萌发了要写烤鸭故事的想法,为此她专门到烤鸭店体验生活,并得到了曹禺等前辈大师的提携。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《天下第一楼》演出成功,轰动京城。
《天下第一楼》作品简介
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“福聚德”创业于清同治年间。传至民国初年,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,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。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,大少爷迷戏玩票,二少爷崇尚武林,闹得店铺入不敷出,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。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,以泄人间不平。面对势如垒卵的“福聚德”,他绞尽了脑汁,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。卢孟实之所以能使“福聚德”东山再起,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,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,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。光阴荏苒,十年一晃而过,“福聚德”名噪京华。然而,事违人愿,“福聚德”发展正盛时,却又遭到了东家、官府等内外逼压,最终走向没落。
课文主要人物简介
1. 卢孟实:“福聚德”掌柜的,心怀抱负,不仅将饮食做成了一番买卖,更成就了一番事业。
2. 唐茂昌:唐德源的大儿子,戏迷,票友。为了自己的爱好,挥霍无度。
3. 常贵:“福聚德”的堂头儿,伺候人一辈子,深谙个中道理,八面玲珑,深得食客喜爱,却苦于无法脱离“五子行”的低微地位。
4. 克五:某五爷的后代,食客。标准的纨绔子弟,对“吃”有着贵族式的执着。
5. 罗大头:“福聚德”的烤炉师傅,仗着独门手艺,蛮横霸道。手艺精湛,遵循行里的道义。
6. 王子西:福聚德二掌柜,胆小怕事,凡事推卸,不承担,不沾身。
7. 玉雏儿:卢孟实相好,胭脂巷的妓女,心中自有一番心气儿,在事业上也是卢孟实的贤内助。本身也是食中行家,有一手“堂子菜”的绝活儿。
8. 唐茂盛:唐德源的二儿子,武痴,练家子。无心经营祖业,败家子。
9. 修鼎新:“福聚德”的“瞭高儿”兼账房;前为克五的“傍爷”,老饕一枚,擅食,深谙五味和谐之道。
字音识记
鼎盛(dǐng)老匾(biǎn)赫赫扬扬(hè)幌子(huǎng)砧板(zhēn)怯弱(qiè)忌讳(huì)撂杆(liào)打镲(chǎ)商贾(gǔ)嬉笑(xī)笑嘻嘻(xī)拾掇(duo)行头(xíng)
词语解释
1. 雕梁画栋: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。
2. 赫赫扬扬:①光明盛大的样子。②形容兴旺显赫。
3. 不动声色: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形容非常镇静。
4. 另请高明: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,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。
梳理主要情节,把握戏剧冲突
1. 快速阅读全文,用自己的话概括戏剧情节
情节一:唐茂昌强行要钱,王子西勉强应对。
情节二: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,遭卢孟实赶出。
情节三: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,厚赏成顺。
情节四: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,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。
情节五:唐茂盛借机要钱,挖走堂头常贵。
2. 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,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:围绕“福聚德”的即将衰落展开。
3.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:“一个人干,八个人拆”。
文本深探究
1. 结合课文内容,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原因的认识:从全文来看,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,成心要钱挥霍,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,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;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,克五又知道他藏着土烟,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。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,这对于“福聚德”无疑是有打击力的;此外,连小伙计都不成器;种种迹象,几乎都指向“福聚德”即将衰落。究其根本原因,可以说,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、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,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。这矛盾,才是“福聚德”真正衰落的原因。
2. 概括本文的主旨:选文讲述福聚德鼎盛时期面临的内忧外患情况,仍竭力支撑,却难免显露衰落之相。歌颂了凭勤劳智慧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,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。
品味京味语言及其特色,感受艺术特色
1. 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,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,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:如王子西说:“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地地干,心里窝着口气。”一个“窝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;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“瞎话”“下作的东西”,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,且显得比较低俗。但是,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。首先,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“福聚德”,倘若不用方言,便失了京味。其次,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,“福聚德”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,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文化真实的语言,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。而且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,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。
2. 文中用语简单明了,符合真实生活,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,请你找出几句,并简要分析
(1)克五:烟太多了我闻不出来。(嬉笑)得了,给俩鸭脖子行不行?“烟太多了我闻不出来”,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?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。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,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。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,而面对恶势力,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。
(2)披红挂绿,骑马去坐轿子,怎么红火怎么办。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,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。卢孟实骂小伙计,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,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。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,也是为了维护尊严,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。
分析人物形象
1. 卢孟实
①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,“咬牙跺脚地干”,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。
②卢孟实一经出场,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人打交道,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,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。
③训斥伙计,赏成顺,让成顺体面一点,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,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,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。
④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,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,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。
⑤不过,从他对待罗大头过程中,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。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,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,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,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。
总结: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、精明能干、自尊自强、关心伙计、拒绝陈腐不变通、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。
2. 罗大头: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,从“别忘了你们当初怎么把我请回来的”一语中,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,是店里的“顶梁柱”之一,但是他固执,不变通,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;自恃技艺精湛,心胸狭窄,容不得人,动辄就要撂杆子走人;脾气也十分火爆。不过,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,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,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、人品卑污的“爷”。
总结:恃才自傲,迂腐固执,心胸狭窄,容不得人,脾气火爆,同时又一身正气,真率,不屑与小人为伍。
3. 其他人物形象:常贵:同情他人,老实厚道。福子:仗势欺人,谄媚姿态。唐茂盛:势利。
课堂练习
1. 文章开头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:从听觉、视觉角度描写了福聚德开张时的热闹场景,展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。在红火热闹的背后,却隐藏着重重矛盾,这一描写也反衬下文激烈的矛盾冲突。
2. 在序幕部分“王子西和常贵的对话”这一情节有何作用:借王子西之口,补充交代卢孟实父亲的经历,这是卢孟实拼命经营好福聚德的主要原因,也是卢孟实一直厚待伙计的原因之一,同时也为下文卢孟实受到罗大头的嘲讽做铺垫。
课堂总结
选文讲述在福聚德鼎盛时期,大掌柜卢孟实面对少东家排挤、罗大头撂杆、侦缉队敲诈等面临的内忧外患情况,仍竭力支撑,却难免显露衰落之相。歌颂了凭勤劳智慧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,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。
板书设计
福聚德开张
唐茂昌强行要钱
克五借侦缉队索鸭
小伙计看戏被罚
成顺结婚受赏
罗大头撂杆
唐茂盛要钱要人
主旨:创业艰苦、拆台容易。
发布于:江苏省Powered by 股票正规配资公司_在线股票配资_配资实盘炒股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